关于涉密单位涉密计算机的涉密等级问题
〖One〗 、第三条 涉密笔记本电脑、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本单位内使用 ,严禁在互联网外网上使用。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、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,须报经单位领导批准,履行相关手续和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。严禁将涉密笔记本电脑 、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借给外单位使用。
〖Two〗、国家秘密信息不得在与世界互联网联网的计算机中存储、处理 、传递。涉密的材料必须与世界互联网物理隔离 。各室各派出纪工委的计算机不得上世界互联网。 凡是上世界互联网的信息要经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审查 ,做到涉密的信息不上网,上网的信息不涉密。
〖Three〗、确实,涉密信息系统是有一定的安全保密要求的 ,按照国家有关标准,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需要达到较高的安全等级的 。但并非所有的涉密系统都是高安全等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;也并非所有的高安全等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都是涉密信息系统。
〖Four〗、涉密计算机的密级通常分为三个等级:绝密 、机密和秘密。 绝密级:这一级别的涉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属于国家核心机密,例如军事战略、核武器研发等 。一旦这类信息泄露 ,可能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。 机密级:涉及的国家机密相对较多,如外交政策、国防规划等。
〖Five〗、关于涉密单位涉密计算机的涉密等级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涉密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工作,杜绝泄密隐患,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》,结合实际,制定本制度。办公室负责本单位计算机网络的统一建设和管理 ,维护网络正常运转,各室各派出纪工委不得擅自在网络上安装其他设备 。
涉密网络保密管理制度
〖One〗 、涉密网络保密管理制度 为确保涉密网络的安全与保密,根据《保密法》和《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》 ,特制定以下涉密网络保密管理制度:计算机操作人员行为规范 遵守法律法规: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,不得利用计算机从事任何违法活动。涉密计算机与网络管理 涉密资料处理: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严禁处理涉密资料。
〖Two〗、第一条 为加强区政协办公室涉密计算机及涉密网络的管理,保障办公使用过程中国家秘密的安全 ,避免计算机病毒等非法入侵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》、国家保密局《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》 、《计算机信息系统世界互联网保密管理规定》及其它相关规定,结合我镇实际 ,制定本规定 。
〖Three〗、涉密人员管理历来是保密工作的重点,是保密工作中三大管理(定密管理、网络保密管理 、涉密人员管理)之一。保密法明确了涉密人员的定义,并制定了涉密人员岗前、在岗、出国(境) 、脱密期等一系列管理制度。涉密人员的概念: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,简称涉密人员 。
〖Four〗、核心涉密人员、重要涉密人员使用的手提电话应经过必要的安全检查。禁止使用3G移动终端设备。法律依据:《手机使用保密管理制度》第三条 ,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使用的手机应符合保密要求 。禁止接受馈赠的手机,核心涉密人员 、重要涉密人员使用的手机应经过必要的安全检查。
涉密计算机管理有哪些基本要求
〖One〗、涉密计算机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先审查后使用 涉密计算机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。审查内容主要包括:政治条件审查:确保使用人员政治立场坚定,无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或倾向 。品质审查:评估使用人员的道德品质 ,确保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保密意识。
〖Two〗、物理隔离:涉密计算机应与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,防止信息泄露。安全防护:涉密计算机应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软件,如防病毒软件、防火墙等 ,以抵御外部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入侵。定期维护:定期对涉密计算机进行维护和检查,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,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。
〖Three〗 、涉密计算机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先审查后使用:涉密人员审查:在涉密人员使用涉密计算机之前 ,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。审查内容包括本人的政治条件、品质、家庭社会关系,以及接触国家秘密的必要性等,以确保其具备保守国家秘密的资格和能力。
〖Four〗 、涉密计算机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先审查后使用:涉密人员审查:对涉密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 ,包括本人政治条件、品质、家庭社会关系以及接触国家秘密的必要性等多方面内容,确保涉密人员具备高度的保密意识和责任心 。必要性审查:确保涉密人员因工作需要接触或知悉国家秘密,避免不必要的泄密风险。
〖Five〗 、涉密计算机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先审查后使用:涉密人员审查:对涉密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,确保其政治条件、个人品质、家庭社会关系等符合涉密工作的要求。必要性审查:审查人员接触国家秘密的必要性 ,确保只有确实需要接触秘密的人员才能获得访问权限 。
如何建立科学的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?
〖One〗 、建立科学的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: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制度:精细化分类:对每个员工的计算机权限进行精细化分类,明确员工能够访问的信息和文件类型。最小权限原则:确保员工仅拥有完成工作所必需的最小权限 ,避免权限过大导致的潜在风险。
〖Two〗、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 办公室负有建立健全使用复制、转送 、携带、移交、保管、销毁等制度以及对各室各派出纪工委执行本制度的监督 、检查职责 。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界定涉密与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(包括硬盘、移动硬盘、软盘 、U盘、光盘及各种存储卡)及笔记本电脑,并由办公室登记造册。
〖Three〗、第三条 凡是上世界互联网的信息要经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审查,做到涉密的信息不上网 ,上网的信息不涉密。坚持“谁上网谁负责”的原则,加强上网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,提高上网人员的保密观念 ,增强防范意识,自觉执行有关规定 。
〖Four〗 、涉密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检修时,须保证所存储的`涉密信息不被泄露 ,对涉密信息应采取涉密信息转存、删除、异地转移存储媒体等安全保密措施。无法采取上述措施时,安全保密人员和该涉密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必须在维修现场,对维修人员 、维修对象、维修内容、维修前后状况进行监督并做详细记录。
计算机涉密管理有哪些规定要执行?
涉密计算机设置要求。涉密计算机硬件防护工作完成后,可以进行设置防护 。首先 ,信息化管理部门根据使用部门业务需求和设备所确定的秘密等级,可以对设备进行操作系统重装(应当选用非家庭版操作系统)。操作系统重装后,每台涉密计算机都需要设置BIOS口令 ,其口令长度(不少于10个字符) 、复杂性也应该符合国家保密标准规定。
涉密计算机的维修应由信息中心负责,如需外送维修,必须先进行详细登记 ,备份涉密信息,并清除或拆除涉密存储介质 。维修必须在保密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,并有保密人员监督。维修后 ,需进行核对、技术测试和审查,确保符合标准后才能重新使用。
涉密计算机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先审查后使用 涉密计算机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 。审查内容主要包括:政治条件审查:确保使用人员政治立场坚定,无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或倾向。品质审查:评估使用人员的道德品质 ,确保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保密意识。
涉密计算机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先审查后使用:涉密人员审查:在涉密人员使用涉密计算机之前,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 。审查内容包括本人的政治条件、品质、家庭社会关系,以及接触国家秘密的必要性等,以确保其具备保守国家秘密的资格和能力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